关闭

提示

首页 > 人物 > 正文

幸福“梨”他很近~文山州一人卖了他披梨,盖间新房子!

信息发布者:李永斌
2018-07-09 22:48:59

7月6日,阴有小雨,文山市坝心乡他披村委会。

记者在一片坡地上的梨园里找到了张廷荣,他正忙着拉农家肥到地里,给梨树追肥。“我家的他披梨都是用农家肥,从来不用化肥。所以长出来的梨味道很好,每年都好卖得很。”

63岁的张廷荣是他披村委会老街子村小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,看着眼前这些挂满果实的梨树,张大爹是颇有感慨:“要是没有这些梨树,我家怕是还和像以前一样,穷得揭不开锅。”

他披梨是坝心乡的特产,因产自他披村而得名,种植历史已有百余年。果绿、皮薄、汁多、味甜,长期以来,深受人们喜爱,市场行情一直不错。但是前些年,由于缺乏管理,不懂技术,村里的梨树挂果率不高,村民们也不是很重视。

“那时候,家里有七口人,两个儿子,三个姑娘。吃饱肚子都成问题,所以只会种点包谷,还出去文山、蒙自打工,背矿、挑粪都干过。粮食才是第一位的,那时候梨也不值钱,顾不上打理,基本上是自生自灭。”张廷荣告诉记者。

“以前困难的时候,吃的都不够,到处借粮食吃。为了讨生活,我后来还做米线卖,赶转转街,什么都做过。”老伴黄功兰在一旁插话,一边伸手把张廷荣帽子上的破布条扯掉。“上电视嘛,收拾一下,老倌嘛,也要干干净净的,精神点。”

2014年,张廷荣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。当时,他披梨在市场上已经渐渐打出来名头,价格也起来了。村里不少人都通过栽种和销售他披梨盖上了新房。

“我就想,我家也有不少梨树啊,前些年栽的也有6、7亩,只要管理好,这些梨树照样能卖上好价钱。”于是,张廷荣和老伴开始静下心来,认真学习果树的管理技术。乡里也多次组织相关的技术培训,他们都积极参加,还在技术人员指导下,又栽种了15亩他披梨。如今,张廷荣修枝,嫁接,施肥……样样精通,自家的他披梨产量也提高了不少。一年下来,多的时候有2万斤左右,少的时候有万把斤。

产量上去了,销路成了问题。在家坐等人上门收购,价钱低,销量少。张廷荣和老伴一合计,干脆到文山城卖。说干就干,他和家人一起把他披梨装上三轮车,直接运到了城里的农贸市场。当时乡上大力支持发展他披梨产业,村里统一印制了包装箱,张廷荣把颜色好、个头大的装到包装箱里论箱卖,这一回,20000斤他披梨卖了5万多元。

“一下子就脱贫了嘛。之前在国家的帮助下,盖起了新房子。卖了梨,赔清了4万多的借款。今年没有一分外债,日子开始好过了。”张廷荣脸上满是笑容。

如今女儿们远嫁外地,两个儿子都在外做工,老伴操持家务,张廷荣一个人照看这20亩梨园,感觉还是有点吃力:“大儿子在昆明,小儿子在文山,都是搞建筑,架壳子板。不过,他们还不如我老倌卖他披梨整得吃,连车子都是我买的。还想在林下养点鸡。困难就是人手不够,每天要剪枝,压肥,除草,忙得很。到摘果的季节,一天摘五六百斤,根本忙不过来,只有喊儿子回来帮忙。”

今年的他披梨再有个把月就成熟了。记者问张大爹有没有想过搞网上销售,老人家摆摆手:“我们不懂那些,都是老婆和儿媳妇拿去文新农贸市场摆摊卖,卖2个月时间,每天卖1000斤不成问题。”

“今年卖梨赚了钱,想做什么?想不想带老伴去上海看姑娘?”记者最后问他。

“今年嘛,卖得钱,先帮小儿子把房子盖起来吧。至于出去旅游嘛,以后再说,反正现在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过。明年肯定更比现在好!”看着眼前这一片梨树果实累累,张大爹的心里很踏实。

阅读原文,文山全州更多新闻!来源视听文山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!


0
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网友评论
声明 本文由农村链(易村客)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农村链仅提供信息存储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村链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